曾姓由來:

    帝舜時,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,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是苡的同音字)。禹的後代,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,封自己的兒子曲烈在“鄫”,後來,曾國被滅掉,太子巫跑到魯國,並且在魯國做了官,用原國名“鄫”為氏,後去邑旁,表示離開故城,稱曾氏,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,一直流傳到今天。

 

曾姓遷徙分佈:

  曾氏是古老姓氏,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八位,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十六位,屬於超級大姓系列,人口約八百三十六萬九千餘,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.52%左右。

    曾氏最早源起於山東,一直到漢朝之前皆未出山東之境。自西漢開始,曾氏族人以山東爲中心向周圍發散。西漢時曾光徙居長沙(今湖南長沙),是爲長沙房,曾頊(音續)徙於扶風(今陝西興平),是爲扶風房。其後曾玉、曾淐分别遷居於冀州(今河北冀縣)、青州(今山東淄博)。

    王莽之亂後,曾據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(今江西吉安)之吉陽鄉,並以此爲中心不斷向湖南、福建、廣東等地繁衍,曾據也因此被稱爲江南曾氏之鼻祖。自清朝起,曾氏族人開始向台灣及海外遷徙。

    當今曾氏族人在中國人口眾多,尤以四川、湖南、廣東、江西等省爲多,這四省曾氏約占全國曾氏人口的65%以上。 (下另有附圖)

 

遷入台灣

    曾氏族人遷居台灣是在明朝末期,最早到台灣開基立業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,他在明崇禎十五年。(公元1642年)便到台灣開墾了。

    曾氏族人大擧移居台灣是在清朝時期,遷徙台曾氏族人以福建、廣東居多,多龍山派裔。台灣省新竹縣竹北鄉莰頂曾氏的祖先,就是第六十七世裔孫,於清乾隆三十五年(公元1770年)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。台北縣曾氏,亦出晉江曾氏。桃園新屋鄉永安村曾氏,則來自廣東陸豐縣,自武城繁衍而來。

   遷居台灣曾氏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、南投、台南等地。晉江新市武城曾氏遷往台灣府、承天府、鹽水港魚寮莊(今台灣新竹)、竹塹、彰化、淡水(今台灣台北淡水鎮)、大坪莊、東螺、澎湖嶼、浯島。晉江畲店曾氏遷往咬狗竹、鹽水港;泉州龍筍曾氏遷往彰化城内、府城等。隨着當地曾氏居民的增多,隨之也出現了 以曾氏命名的自然村,在台灣彰化縣秀水鄉有曾厝村,田尾鄉有南曾村、北曾村,在基隆市中山區有曾仔寮、曾厝等。

 

渡台祖及分佈

    清代,曾氏族人渡海來臺祖,以龍山派居多,依籍別分述如下:

來自福建漳州府者:

1.海澄縣:(明)崇禎15年曾振晹卒葬今臺南市大南門外。

2.南靖縣:清康熙、雍正間,曾維贊、維烈兄弟入墾今南投縣。

  乾隆13年起曾志康、志元、志點、志齊等合計49人入墾南投鎮。

  嘉慶年間曾篤實入墾今南投中寮。

  道光年間曾忠信入墾今臺北雙溪。

3.平和縣:清乾隆初期,曾填、曾和成入墾今南投竹山,曾玉入墾今台北永和。

  乾隆末葉,曾灶保入墾今雲林斗六,曾子露入墾今雲林林內,曾秉正入墾南投草屯,曾碧慶入墾台中霧峰。

  嘉慶年間,曾長隆入墾南投鹿谷。

  道光年間,曾宗山入墾雲林斗六,曾位入墾南投竹山,曾現德入墾台中霧峰。

4.漳浦縣:嘉慶年間,曾到式入墾雲林西螺。

來自福建泉州府者:

1.同安縣:康、雍之間,曾肇珠、肇玉、肇珍入墾今新竹竹北。

  嘉慶年間,曾從入墾台南西港。

  道光年間,曾來天入墾高雄旗山,曾印入墾嘉義朴子,曾晚入墾台中大甲。

2.晉江縣:乾隆初葉,曾源紫入墾雲林北港。

  嘉慶年間,曾博入墾彰化伸港。

3.南安縣:乾隆中葉,曾望入墾彰化花壇,曾瑞峰入墾台北三峽。

4.安溪縣:乾隆末葉,曾慎修入墾彰化竹塘。

  嘉慶年間,曾奎長入墾台北板橋。

5.不詳縣別者:乾隆年間,曾日襄徙居彰化鹿港。

來自福建汀州府者:

1.永定縣:乾隆初葉,曾和泗入墾南投中寮。末葉,曾富廷、曾日育入墾台中大里。

  嘉慶年間,曾瑞衍入墾台中霧峰,曾子海入墾台中豐原。

  道光年間,曾赤牛入墾台中豐原。

來自廣東潮州府者:

1.饒平縣:雍正年間,曾元拱入墾嘉義溪口。

  乾隆末葉,曾娘興入墾彰化埔心。

  道光初年,曾瑞松入墾桃園大園。

2.澄海縣:乾隆初葉,曾汝朝入墾台北景美。

來自廣東惠州府者:

1.陸豐縣:雍正年間,曾國鵠入墾新竹新豐,曾大舉入墾桃園新屋。

  乾隆年間,曾仁芳入墾桃園龍潭,曾濬玉入墾桃園新屋。

2.海豐縣:乾隆年間,曾昌茂入墾桃園新屋,築「三七圳」。

來自廣東嘉應州者:

1.蕉嶺縣:乾隆初年,曾永顆入墾桃園平鎮。乾隆末年,曾任洪入墾高雄美濃,曾剛成入墾桃園平鎮。

  嘉慶年間,曾輝仁入墾高雄美濃,曾昭文入墾桃園平鎮。

*屏東市有「宗聖公祠」、南投市有曾氏公祠各一座。

移居海外

1.福建德化縣潯中鎮《武城曾氏重修族譜》載︰108名族人移居南洋。

2.晉江《武城曾氏宗譜》載︰34人到海外謀生。

3.安海《武城曾氏族譜》載︰“明威將軍,生於順治己丑年(1649年)五月二十八日,卒康熙乙亥年(1695年)十月初四日,旅葬安南國(今越南)”。

4.《武城曾氏宗譜》記載有的毓萱、毓應、毓蒲、毓寧4人︰

毓萱,字秉可,號仕受,生康熙戊戌年(1718年)九月十九日,……少遊東瀛……;

毓應,生雍正五年丁末(1727年)二月廿二日,往番邦;

毓蒲,生乾隆丙辰年(1736年)七月初九日,往暹羅(今泰國);

毓寧,生雍正壬子年(1732年)九月初八日,卒乾隆甲寅年(1794年)七月十三日,葬在暹羅(今泰國)。

5.安海《武城曾氏族譜》有坤觀、衍國兩人︰

坤觀,字貽地,生乾隆乙酉年(1765年)十月十四日,卒乾隆辛亥年(1791年)六月初十日,歿於呂宋(菲律賓);

6.衍國,號懷遠,生於雍正丙午年(1726年)八月十八日,卒於乾隆乙酉年門765年)九月廿九日,歿葬吧地(今印尼雅加達)。

7.德化縣潯中鎮《武城曾氏重修族譜》載︰傳龍,生光緒二十三年丁酉(1897年)正月初二日,往南洋。子紀爐、紀案、紀壇均在南洋。

8.傳挺,生光緒十四年戊子(1888年)七月二十日,與子紀照、紀餞、紀墀均在南洋。

9.紀鞏,生宣統三年辛亥(1911年)九月二十二日,往南洋。配陳氏,生宣統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,卒民國二十四年乙亥(1935年),葬南洋麻坡沙侖永德公塚山(今馬來西亞馬六甲)。

10.紀烈,生光緒十三年丁亥(1887年),民國十七年(1928年)因匪亂,攜妻徐麗,子廣坡、廣闖、廣切、 廣苔、廣錫等人往南洋拉美士(馬來西亞)。夫妻卒葬南洋,子孫現在拉美士。

11.廣聽,生光緒二十一年乙未(1895年)八月初七日,往南洋。配陳氏,生光緒二十六年庚子(1900年)九月初五日,卒民國十六年丁卯(1927年)四月二十九日,葬南洋麻坡沙侖永德山公塚(馬來西亞馬六甲)。

12.昭美,字口煥,生光緒十一年乙酉(1885年)九月二十八日,卒葬南洋。配黃氏,生光緒十九年癸巳(1893年),卒民國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,葬南檳榔嶼眼唐(馬來西亞檳城)。

13.晉江《武城曾氏宗譜》載︰慶(生於民國九年庚申(1920年),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。配緬甸仰光口氏,子五,長台升,次台金、三台前、四台源、五台江。闔家現住在仰光。

從僑居的地點看大部在南洋,新加坡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泰國、柬埔寨、緬甸、越南等地都有曾姓族人定居。

堂號:

忠恕堂:曾點公(宗聖曾參之父)居山東濟寧嘉祥縣,初居之室名三省堂,後奔魯,魯國封公,又號魯國堂;父為忠,子為孝,魯王呼為忠恕堂,“忠恕堂”因此得名,曾點公因此被後世族裔尊為“曾氏忠恕堂始源”。

魯國堂:因曾姓始祖曾巫在魯國供職,而且是曾姓得姓之地。

敦本堂:是以垂戒訓勉後人的禮教為堂號。

守約堂:是以垂戒訓勉後人的禮教為堂號。

廬陵堂:以望立堂。

魯陽堂:以望立堂。

武城堂:曾參傳孔子之學,被後世儒家奉爲 “宗聖”。武城即爲曾氏的遠祖發祥之地,“武城堂”名本源此。

三省堂:曾參非常注意修身,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:(1)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;(2)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;(3)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。「三省堂」即由此得名。

追遠堂:取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人(今山東費縣)曾參“慎終追遠”之意。

崇本堂:意思是教育後代的兒孫,崇尚人性本善。

宗聖堂:是因曾子被尊稱為“宗聖”而來。 

歷史名人:

曾  參 - 春秋末期魯國人,世稱「曾子」;相傳著述有《大學》、《孝經》等儒家經典。

曾  鞏 - 北宋散文家,被譽為「唐宋八大家」之一。

曾國藩 - 清代軍事家、理學家、政治家,「中興名臣」之一;文學家,晚清散文「湘鄉派」創立人。

現代名人:

曾志朗 - 中華民國前教育部長。

曾雅妮 - 臺灣著名職業高爾夫女選手。

渡臺始遷祖曾大舉公介紹:

大舉公,祖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,生於公元1719年(清朝康熙58年)農曆11月14日,公元1733年(清朝雍正11年)與叔父曾繩運公、曾繩福公,以及幼弟曾大毅公一起渡海來臺,初居大牛欄(今桃園縣永興村)。叔姪等人因見大牛欄地荒人稀,乃決心就地拓墾,並有若干成果。時叔父曾繩運公、曾繩福公突染病過世,不久弟曾大毅公又被鄰人毆斃,大舉公因而遷居大埔頂(今埔頂村),並在當地繼續拓展事業。經過多年努力,拓荒鑿圳,終使大埔頂一帶成為良田。

    《新屋鄉誌記載》桃園縣新屋鄉土地拓墾:下埔村曾氏來臺始祖為曾大舉公,元配吳氏,於公元1733年(清朝雍正11年)與叔父曾繩運公、曾繩福公,以及幼弟曾大毅公等5人,一起渡海來臺,在新竹州桃園廳竹北二堡大溪湣,字大牛欄埔頂開墾創業。在一份公元1769年(乾隆34年)的契約中,說明曾大舉公認墾業主吳象的土地,這塊土地四至界址「崁眉」所指何處未明,但「紅瓦厝」位於埔頂村,曾氏開墾範圍到達埔頂村,與現址「祖堂」、「宗聖祖塔」所在的下埔村,拓墾範圍頗為廣擴,開墾的貢獻,可謂勞苦功高。

    大舉公當時使用「曾永記」為號。下列為手抄業主吳象與曾大舉公於公元1769年(清朝乾隆34年)契約:

【本宅有埔地一所,座落曾公埤下大車路上,茲佃人曾大舉前去自備工本,開埤圳墾耕,犁分一張,遞年收成栗石、蕃薯以及雜子,照一九五抽的。租稅風淨,一半運至 本家倉口入倉交收,一半運至竹城內完納公項,將來開成水田,按照每年納租入石。如是別創退佃下手,必同下手之人認佃誠實,不得妄退匪人,致生事端,自行出 莊。今欲有憑,給墾批一紙為照。】

《再批明:此紅瓦厝埔頂么埤下之業,經請業主吳象踏明界地,東至消溝車路為界,西至崗尾崁眉為界,南至崁眉車路為界,北至崁眉直透為界,交付曾永記前去掌管無異,為照。》

PS.當時通行做法:認墾者所需繳納15%的收穫,一半運往承墾家中存放,一半繳往竹塹城完納公項。

    另外,大舉公也曾認墾郭振岳的土地(作為香祀的土地即是向郭振岳購得)其中埔地一所,址在埔頂庄,嗣後開闢成田,公號曾永,議將此業做為香祀。

曾大舉公祖堂祖塔建築沿革史

曾大舉公於公元1733年渡海來臺,時年14歲,墾荒耕地有成,於公元1780年買下93番地設立簡易祖堂,時年51歲。
●清光緒29年翻修,以泥磚建築體。
●民國40年(公元1951年)再翻修,以紅磚建築體,再建祖
  塔,於民國43年(公元1954年)完工。
●民國72年(公元1983年)盛大改建祖堂(公廳)為現有樣貌

曾大舉公忠恕堂公廳、宗聖祖塔

桃園縣新屋鄉,下埔村曾氏,祖籍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西山寨。

開臺祖曾大舉公於清雍正11年(公元1733年)與叔父曾繩運公、曾繩福公及幼弟曾大毅公一起渡海來臺,初居於今永興村大牛欄,後在埔頂開墾,公廳(祖堂)初建於公元1769年(清朝乾隆34年)為簡易茅屋式祖堂,位址在下埔村。曾氏大舉公宗族裔孫曾於日明治36年(公元1903年)將原有之茅屋式祖堂改建為瓦房。民國40年(公元1951年)8月,又有第二次重修祖堂之舉。目前祖堂樣貌,在民國72年(公元1983年)改建,民國74年(公元1985年)3月竣工。曾氏大舉公裔孫家族另於民國43年(公元1954年)在下埔村興建完成「宗聖祖塔」一座。現狀保持完整,並仍具家族祭祀功用。

曾氏忠恕堂大舉公祖堂建築特色

 鋼筋水泥建之仿三合院建築,五開間,除正門外,正身左右各開一側門。整體建築採用大量彩繪以增加美感,屋頂為琉璃瓦,屋脊並做有剪黏。


 

資料出處:

曾氏族譜

百家姓古詩文網

客家委員會-數位客家庄-台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網站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千代田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