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之後,周武王滅紂後次年,周武王十四年(西元前一一二一年)表比干,徵其後嗣,時泉三歲,陳夫人抱見武王,以其居長林而生,故賜姓林名堅,字長恩,且能避紂之難,封清河公,為林氏本源之始也。
六十四世 祿公;先祖世居濟南,後徙籍下邳,及晉懷帝永嘉之後,隨父穎公及瑯琊王司馬睿南渡(此南渡係為吾林氏最大遷移由北至南,奠定閩南林氏衍派之根,其裔孫支分派衍遍佈全台灣皆為其裔孫),瑯琊王司馬睿稱東晉元帝後(西元三二五年),奉敕任晉安郡太守居晉江,追封晉安郡王,為開閩始祖。
明清兩代林氏族人來台者,以福建漳州為最眾(日本人在西元1926年曾對臺灣的漢人作祖籍調查,福建人佔83.7%,廣東人佔15.6%。在福建人中,泉州人佔45%,漳州人佔35%)。
林氏為台灣區第二大姓,分佈較多之縣市為新北市、台北市、台中市、雲林縣、彰化縣、嘉義市。林氏堂號有西河、南安(以上係郡號)、問禮、忠孝、永澤、林本、居慶、崇本。以西河為最著。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追思先祖不忘故鄉情,林氏家族後裔還在台灣建了一作祠堂,名曰「西河堂」。另林氏祖祠,是甫山社林世後裔在台北、板橋、士林、淡水等地繁衍的林氏鄉親的家廟。
以北部來說明,較為著名的祭祀公業林本源(林家花園)、祭祀公業林秀俊,是來自福建漳州,而祭祀公業林祿公(楊梅)則來自福建泉州。另有祭祀公業林洪作、祭祀公業林興仁、祭祀公業林太平(林堯)、祭祀公業林安泰(林堯之子林回)皆來自福建泉州安溪。
林秀俊,號「成祖」,生於康熙三十八年(西元一六九九年),卒於乾隆三十五年(西元一七七0年),享年七十二歲。福建漳州人,弱冠離鄉來台開墾(大約西元一七三四年來台),五十歲以後自號「林成祖」, 其開墾範圍包括板橋擺接社)、新莊(興直)、土城、中和(枋寮)、永和及內湖一帶。他到台灣時,首先是住在大甲,然後租大安的塭寮、水柳、溪洲、松仔腳、牛埔一帶的土地,招佃開墾,聽說因為經營得宜,因而富甲一方。其子孫成立的祭祀公業尚有祭祀公業林海籌(秀俊二兒子)、祭祀公業林三合(秀俊兒子海廟,海籌、海文)
其裔孫群中,首推前交通部長林豐正(屬第二大房,第十九世孫),豐正曾服務過中國國民黨台南縣黨部主任委員、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和中央黨部秘書長,民選台北縣長、台灣省民政廳長、台灣省副省長和內政部長等職務。已故林清火 (屬第一大房,第十九世孫),曾當選日治時期民選的「內湖街庄協議會議員」,以及台灣光復後,擔任過首屆湖興村長 。第廿一世裔孫林鴻基(清火長孫),曾當選過台北市第四屆議會議員。
「林本源」,不是一個人的姓名,而是台北板橋林氏家族的一種代號,其源主林安邦(號石潭,字平侯),隨家父林應演(諱遜伍,號敦厚)(西元一七八四年來台)從漳州府龍西縣二十九都白石堡甫山社東渡台灣,肇基於淡水新莊及板橋,成為板橋林是家族鼻祖,並以經營米行起家,成為板橋林氏家族的創業人。尚有祭祀公業林遜伍等。
祭祀公業林祿公,居住竹北二堡楊梅壢的林榮煥公及林應選公之部份裔孫,為緬懷閩粵開基祖林祿公,而籌設林祿公的祭祀公業。直至明治39年(民前6年)方購置田產(土地座落竹北二堡秀才窩段),招佃贌耕作為祀產。
另中部來說,霧峰林家最為著名,霧峰林家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,最早來台的是第十四世林石(西元一七四六年)。而從西元一八九三年開始,林家已轉為藝文世家,在林朝棟的樟腦事業達到頂點後,他的堂弟林獻堂主持了整個家族,林獻堂與他父親林文欽都相當喜歡文學、戲劇與美術,聯合士紳創辦台中一中,並開始裝飾林家的建築。他們所修築的「萊園」(霧峰林家花園分頂厝系統、下厝系統、萊園)是今日台灣園林建築的代表。林獻堂姪子林鶴年,曾任三屆臺中縣縣長。林家後代林壽宇為臺灣現代主義繪畫大師。林明弘使用臺灣花布圖像成為作品聞名全球。而林氏後代子孫,在先祖的庇蔭下,亦是代有賢人出,對台灣的政經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。
參考資料:
1.三代民族英雄台灣百年世家
2.與臺閩林氏源流
3.財團法人全國林姓宗廟
4.平和埔坪林氏宗族的發展及向臺灣移民
5.安溪林氏家譜族史
6.西河林氏族譜;作者:林有鎰
7.板橋林家花園傳奇;作者:謝明瑞;關鍵字:板橋林家花園 林明成
8.林本源邸園的興築與變遷─家族與庭園的歷史;作者:許雪姬
9.林本源家族
10.林氏宗祠
11.從明清臺灣的移民史-探尋台灣姓氏文化的根源;作者:吳梨華
12.板橋國民小學-板橋街坊風情鄉土教材網頁
13.許雪姬〈「林本源」研究的回顧與展望〉,《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》11期,1991
14.許雪姬〈日據時期的板橋林家—─ 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〉《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》, 臺北: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1992
15.祭祀公業林安泰
16.文化部文化資產局
17.漳州林姓與臺灣的淵源
留言列表